栏目导航

对话山东生态环境监视测定中心谷树茂:祖国河山需要每个人用心守护

发表时间: 2025-04-18 作者: 华体会最新地址

  4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中外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系列中外记者见面会,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谷树茂等五位生态环境领域的代表出席见面会与记者交流。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每五年一届,是生态环境领域规格最高、顶级规模的专业方面技术竞赛,被喻为生态环境领域的“奥运会”,是对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最高技能水平的检视。谷树茂在2024年第三届全国生态环境监视测定大比武中,取得污染源监测组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在见面会上,谷树茂向海报新闻记者分享了自己练就的扎实技能的心得体会。

  “俗话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在我大学毕业刚踏入工作的时候,看着众多标准规范和监测设备,我就感慨环境监视测定领域的博大精深。”见面会上,谷树茂在回答海报新闻记者提问时感慨道,“我那时候就在想,何时能够像前辈同事们一样,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于是,标准规范就成了谷树茂的“枕边书”,监测设备就成了谷树茂的“手把物”。对标准规范不理解的时候,他就多向同事们请教,仪器操作不规范、不熟练的时候,谷树茂就利用闲暇勤加练习,还时常像解剖麻雀一样拆装设备,进一步探索设备的构造和原理,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就这样,在同事们的无私帮助及长期的实战锤炼中,夯实了谷树茂的专业技术。

  记者了解到,谷树茂从事生态环境监视测定工作18年,公休假仅用过两次,平均每天工作学习10小时之后,先后掌握了数十种监测分析方法和监测仪器的应用,百余项持证上岗项目均100%一次性通过考核,在近千次的现场监测和出具的数十万条监测数据中失误率不足0.1%。

  不仅如此,谷树茂始终坚守在污染源监测第一线,先后完成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国家项目近30个,省批项目近100个,监测企业千余家(次),累计出差1500余天,行程约45万公里,爬升高度3万多米,出报告近千份。

  面对污染源监测一线的困难和危险,谷树茂告诉海报新闻记者,工作人员经常需要背负十几斤重的设备,爬到几十米高的平台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时候监测点周边设施的温度比较高,甚至会达到一百多度。一不小心,大家鞋子可能会被烫坏,皮肤也有一定的可能被烫伤。

  “偶尔我们还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有一次我和同事在30米高的平台上监测,企业用于脱除污染物的液氨罐阀门突然泄漏,氨气顺着烟囱很快就到了我们身边,那种窒息的感觉,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谷树茂回忆说,“当时,我们就抓起身边监测用的纱布,迅速捂住眼睛、鼻子和嘴巴。好在那天有风,而且这种氨气在高空扩散得比较快,最后我们安全顺利地撤离了现场。”

  “虽然监测工作比较辛苦,但是我从不后悔选择这份职业。慢慢地,爬烟囱成为了习惯,学习成为了习惯,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也成为了习惯。”谷树茂说,“齐鲁大地是他工作的主战场,祖国的河山更要求我们每个人用心守护。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共有监测人员近7万人,像我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仅仅是众多监测人员当中的一个代表。我相信,我们生态环境监视测定人将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持续发光发热。”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视听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版权所有  华体会导航_华体会最新地址_华体会hth体育最新登录  |  营业执照  |  技术支持: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皖ICP备2021001185号-1